“中华艺文奖”名称释义

  “艺文”一词最早见于《汉书•艺文志》,其内容即为刘歆概括的“七略”,包括《辑略》、《六艺略》、《诸子略》、《诗赋略》、《兵书略》、《术数略》、《方技略》。此后新旧《唐书》、《宋史》、《明史》等官修史书,都有“艺文志”之设。

  历代的“艺文志”均含有艺术各门类的内容。如《汉书》“艺文志”,就收“乐”6家,165篇;“歌诗”28家,314篇;“诗赋”106家,1318篇。除史书的“艺文志”直标“艺文”一词,唐代的欧阳询还主编过一部大型类书,书名叫做《艺文类聚》,内容比较庞杂,但对所涉名物天人,每一案例都广引诗文词赋作为论说的证据。

  到了现代,鲁迅在《科学史教篇》中把“艺文”和“科学”对举,说:“希腊、罗马科学之盛,殊不逊于艺文。”鲁迅在这里使用的“艺文”概念,主要指以艺术文学为主的人文学的内容。因此,“艺文”一词尽管最早是史书“艺文志”的专名,但后来有所衍变,已逐渐成为艺术、文学、技艺、音乐、书法等科目的通称。即使按“艺文志”的专名使用,诗赋、文章、音乐、书法等艺术与文学门类,也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。“艺文”一词现在台、港、澳地区使用得也非常普遍。

  设立“中华艺文奖”,就是用“艺文”这个中国固有的概念,典雅而妥切地代指现代各艺术门类的总和。